豆瓣评分: 8.2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北宋宣和年间,帝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盛世之下的隐患已成暗涌。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等内部危机,北方辽、金两国的军事威胁等外部危机,使得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为“收复”作为战略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宋金联盟虽然逐渐将辽国蚕食,但金国借此窥见北宋的虚弱,加之两国复杂的利益纠纷,金国转而南下攻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二次围攻汴京,十一月汴京城陷。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
作者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试图复盘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探寻北宋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作者简介
郭建龙,自由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著有“帝国密码三部曲”系列
社科历史类“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畅销20万册)、《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 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
评论
感觉作者写得很仓促,通篇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不过看完之后对徽钦二帝儿戏般的外交印象深刻
想读金人角度记述。。。
我最早了解宋史是以小学玩西山居的剑侠情缘系列为契机的 那也是自己最早自主地燃烧起民族主义怒火的时候 直到现在那股影响依然存在 只不过变化的是对金人/入侵者的憎恨转移到了腐朽无能的统治阶级身上 正是它们的软弱无能费拉不堪的政治统治让无辜百姓惨遭金人铁蹄蹂躏 民族国家遭受如此难忘之耻 每次想起都令我这个伪民族主义者捶胸顿足 而1126并非屈辱的终点 1644年的悲剧重演让我明白一个民族/国家要立于世界…
我最早了解宋史是以小学玩西山居的剑侠情缘系列为契机的 那也是自己最早自主地燃烧起民族主义怒火的时候 直到现在那股影响依然存在 只不过变化的是对金人/入侵者的憎恨转移到了腐朽无能的统治阶级身上 正是它们的软弱无能费拉不堪的政治统治让无辜百姓惨遭金人铁蹄蹂躏 民族国家遭受如此难忘之耻 每次想起都令我这个伪民族主义者捶胸顿足 而1126并非屈辱的终点 1644年的悲剧重演让我明白一个民族/国家要立于世界 必须让民众培养起坚定的公民责任感 而非专制下的吃瓜弱民/暴民 以及坚不可摧的尚武精神以威慑周边 愿1126的悲剧性耻辱不要再次在这片土地上演 这是我对这个民族 国家唯一最后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