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8.3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合肥人,自小随父生长于苏州,曾祖为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冀牖,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允和是“张家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与元和(昆曲名伶顾传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充和(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被海内外并称为“合肥四姊妹”。允和1932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结婚后随周有光留学日本、游历美欧。新中国成立后,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1956年参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八十六岁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最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昆曲日记》《曲终人不散》等多部作品,风行海内外。…

评论

张家二姐看起来很文弱,没想到小时候很调皮呢。喜欢她那样的姑娘,虽然还是更喜欢四妹的沉静。
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周有光谈恋爱时,后头有个和尚跟着他们,想听清楚张允和快语速在说些什么
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先生的文集,疏淡从容的笔法,道尽自己与所在的大家族百年之间所经历的种种变迁与沧桑,尽管篇目之间的内容略有重复,但这些平实的文字,却非常耐读。此次浙大社的再版装帧精美,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值得阅读和收藏。
最后的闺秀。张家四姐妹都大气豁达,让人动容。第一要有信念,第二要有兴趣,第三要主动且看得开。这才是她们。 Can someone live without an interest for life and a faith in living? Probably not. 喜欢那时人组织语言的方式和用词。
春天时节读这样的书真是悠笃笃的舒心。九如巷的张家四姐妹的确了不得,张允和像拉家常一样写了她经历的年月,很平和很稳,看尽沧桑繁华没有戾气这大概也是她能长寿的原因之一。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对于会员专享、整站源码、程序插件、网站模板、网页模版等类型的素材,文章内用于介绍的图片通常并不包含在对应可供下载素材包内。这些相关商业图片需另外购买,且本站不负责(也没有办法)找到出处。 同样地一些字体文件也是这种情况,但部分素材会在素材包内有一份字体下载链接清单。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源码素材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