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7.9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曾经的改革先锋如何沦为守旧势力、顽固的皇亲宗室选择在变法风暴中的站哪一队背后的不仅是利益的考量、“其亡也忽”对历代王朝的消亡规律是否具有代表性与概括性、人们所熟知的从商鞅变法到洋务运动中的政令举措,民族或时代共同文化心理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经典著作《历史的拐点》修订本将为您一一道出。
内容简介
改革与变法不能简单归结为开明进步者与顽固守旧势力的斗争,而是在统治阶层朝堂带动宫廷外戚的各色人等中,力主变革群体与自认将被触犯既得利益者之间的资源博弈,进而与变革最终影响的下层——底层官吏、被统治阶层形成一个互相掣肘的循环,当循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主动或被动时,整体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或夭折或引领王朝走向复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变数,却又为人力所可控。《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次改革变法台前与幕后博弈,解析人性和中国民族性的…
作者简介
马立诚
当代著名政论家、学者。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员、凤凰卫视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曾被美国《亚洲周刊》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著有《交锋》 《大突破》 《交锋三十年》 《历史的拐点》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等。其中,《交锋》累计发行量突破200万册,《交锋三十年》获2009年第五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评论
通俗易懂的历朝历代改革故事,其实还可以一直写下去。
改革变法,成一在于于主导者的改革意志坚定(包括对阻碍势力的心理预期),二在于改革主导集团的实力,三在于多方利益的平衡。三个因素有先后顺序和优先级。
改革是中国永恒的话题。读完马立诚的《历史的拐点》,深感其中观点过于主观、片面,且句句针对当下改革重点,大有借“讲述”历史诱导“路线”之嫌。但为了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是坚持认真读完全书。后来才得知此人是拿钱办事的写手,更是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行叭我以后得克制一下自己的阅读范围_(:з」∠)_
作者在开头的序就说到北京任职的某高官通过秘书找他要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