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9.0
内容简介
普利策传记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追迹20世纪美国文学传奇“伯乐”麦克斯·珀金斯的非凡生涯。
美国出版史上,鲜有比麦克斯•珀金斯更具传奇色彩、更像谜一般的人物。他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伟大的文学天才,以激发作者写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闻名。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寻找时代新声、培养年轻作者,单枪匹马挑战几代人固定下来的文学品位,掀起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场革命,并渐渐改变了“编辑”这一职业的作用。菲茨杰拉德称珀金斯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海明威把《老人与海》题献给他以表对他的敬意。他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与他们共渡写作的难关,给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创造性的意见。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珀金斯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
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 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
作者简介
A. 司各特•伯格(A. Scott Berg),生于1949年,美国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1971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著有《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传》、《高德温传》、《林白传》等。
彭伦,199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系。曾在《文汇读书周报》担任记者,现为外国文学编辑。译有《我与兰登书屋—贝内特•瑟夫回忆录》、菲利普•罗斯作品《遗产》、《凡人》。
评论
本月打卡。是珀金斯的个人传记,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出版史和文学史。侧重明显,以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和托马斯·沃尔夫为绝对核心,其余作者均为浮光掠影。在名人八卦与时代剪影的映衬下,描摹出珀金斯的精准肖像与人格。任何行业都应有自己的职业偶像,珀金斯从编辑的幕后走出来,为后世从业者树立了“标准”和“专注”两面大旗,他的成就固然有赖于时代,但谁又能说,那个时代的荣光不得力于他的卓著贡献。
相当好读,的确精彩。围绕着珀金斯的作者们展开真是再合适不过,当然因为是珀金斯的传记于是自然有些人人都爱珀金斯的味道在里面。八卦都好看,语言也有趣,期待电影。
刚开始看到了P291页的错误让我有点不爽,因为个人很喜欢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而 tender is the night是出自济慈的《夜莺颂》,而非叶芝;后来Thomas和Fitzgerald的看得让我落泪。Max的确是天才的编辑,于个人,于那些有才华的人来说,都是。
书是好书。就一个问题,铂金斯是不是深柜?
读完原著再来读中译本,只为重温这部文士英雄的传奇。译作十分谨慎,几乎逐字逐句直译,时有佳句令人拍案叫绝。遗憾的是有几处瑕疵:珀金斯是有独立见解的民主党人而非共和党人;珀金斯给病危的沃尔夫写信,特意嘱咐沃尔夫的哥哥“如果你觉得会影响他康复,请扔掉这封信”,这个重要段落漏译了。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某处“不愿”实际上是“不忍”。译本虽好,总归没有原著那么有魔力。